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下面是工作范文吧小编收集整理的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是指原先高考沿用了多年的纯材料作文。现在一般不以这种纯材料作文样式命题,此所以列出,仅是有利于比较,因此讲解从略。
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一要吃透比喻义,二要抓住引申义,三要突出关键义。如果是记叙性材料,就要看它写的是什么对象,反映了怎样的主题,表达了作者何种倾向;如果是议论性材料,就要想一想它的论点是什么;如果是寓言、诗歌、新闻性材料,要通过文中的对话、抒情或点睛之笔分析把握其含义。
话题作文和过去的材料作文的异同:
话题作文和过去的材料作文都是先提供一则材料,然后以材料为触发点,写一篇高考作文。那么,对待这则材料,两种作文形式有什么区别呢?一般而言,过去的材料作文必须使用所给材料,行文的主旨必须与所供材料吻合,如果写议论文,那材料一般应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它的思维方式局限于:概引材料,亮明观点,举例论证,总结回应。它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捆住了考生的立意手脚。而话题作文则不同,它强调的是行文与材料有关,可扣材料主旨,也可不扣材料主旨;可运用材料,也可完全舍弃材料,是一种非常开放的写作,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检测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两年来材料作文东山再起,但这是一种新型的材料作文,写作时不需要再按照前几年那种古板的“引——议——联——结”的模式去写,所以在形式上大家大可放开手脚,不过在审题立意上大家要谨而慎之,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很多同学在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上吃了大亏,经过苦心孤诣的钻研与教学实践的证实,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行之有效。
一、分清材料类型
从数量上看,有多则材料单则材料之分。多则材料大家要分异同,单则材料则需分清内部结构,常见的有故事型、对照型、数据型、图表型等。如,故事型的就要分清有哪些人、事,主要角色、次要角色;对照型的则要对两方面全面分析与把握,下面举例说明。
故事型:
材料一: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飞得不高吗?你瞧瞧公鸡!”
“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难道我还飞提不高吗?你瞧瞧鹌鹑!”
“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鹌鹑奋力从草皮尖上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癞蛤蟆!”
后来,云雀遇见雄鹰,便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寻那么高呢?”“不!不!”雄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
这则材料采用了反复的手法,通过云雀与 同对象的对话,寥寥数语,使麻雀、公鸡、鹌鹑等胸无大志,甘于平庸者的形象,鲜活的跃然纸上,同时反衬出雄鹰勇于进取,翱翔蓝天的远大志向。很明显,这则材料里雄鹰为主角,而其余几个配角,分清了主次,那么立意就迎刃而解了。1志当存高远2有雄心壮志,人生才会有动力等。
对照型:
材料二:
(1)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外记者问时引起了《宋史·王安石列》中的“三不足”论断,以之自勉。其中的一句为“人言不足恤”。“人言”,“流言也”;“忧也”。此句是指,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
(2)《诗经·郑风·将仲子》:“人言之多。亦可畏也”。
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人言可畏“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这则材料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进行对照,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对“人言”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对照型材料的主题往往是开放型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二、找关键语句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一则材料,一个话题或一个标题通常也有其眼,即其中的关键词、句,它能凸显材料的寓意,要想准确立意,就应学会从材料中找“眼”。
材料三:
统一
(法)雨果
在棕色群山起伏的地平线上,
太阳,这朵光芒万丈的鲜花,
在黄昏时分,把脸儿俯向大地。
一朵新开的银菊,在麦地旁,野草丛中,
一座行将倒的灰色的墙上,
怯生生地放射着天真洁白的圆光;
而这朵小花儿,就从残破的墙上,
注视着那颗,在永恒的碧空里,
万古不息地倾泻着流光的巨星。
“至于我,我也在放射光辉!”它向他说道。
这则材料涉及到了光芒万丈的太阳与一朵新开的银菊,而最后一句话是银菊注视太阳时发出的一句感慨:“至于我,我也在放射光辉!”应该是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抓住这一关键句,再联系全文及题目《统一》就不难立意:1平凡者与伟大者各自都有自己的价值2平凡的位置上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挖隐含隐息
对显性信息能注意,隐含信息则容易疏忽,能深入挖掘隐含信息,立意才能更深刻。因此大家在读材料时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出事物的本质。下面是一次期末考试的`材料作文。
材料四:
一个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像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的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的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你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于是,小男孩擦了眼泪,坐在桶边想啊想啊,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木桶里,然后就回家睡觉了。
很多同学看完这则材料后,要么是从小男孩的角度立意:遇到困难,要多想办法;或者是从父亲的角度抓住了父亲的那句话:“你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立意为“如何战胜困难挫折”。其实,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角度“木桶”:为什么小男孩最后就回家睡觉了,因为橡木桶装上水后就可以比较稳重,可以承受住风的吹打了,一部分同学挖掘出这一隐含信息,立意:“充实了才能稳重,才能抵御各种风暴,因此,我们要充实自己的人生。”这最后一种立意很受阅卷教师的青睐,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更为深刻的思想。
四、展开类比、联想
大家要能从所给材料联想到我们的社会现实和我们的人生,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题人的意图也往往在此。而往往有些同学只限于材料本身,不会类比联想,难免会流于浮浅,甚至偏离题意。
材料五:
非洲原野里有一种花,它色彩斑斓,芳香扑鼻。路过的飞虫往往经不住这种诱惑,扑上去贪婪地吮吸,谁知这种花能开能合且分泌一种黏液。这种黏液将贪吃的飞虫牢牢地黏住后,花瓣又悄悄地合拢,把这些小虫都关闭起来,小虫就变成花的腹中之物了。
上述材料介绍了一种很特别的花,它用自己的芳香招来一些飞虫,从而使飞虫成为它的腹中之物,立意时类比联想,会想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糖衣炮弹,它们总是用某种假象来迷惑我们,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冷静、理性地看待。否则必将葬送自己。很多材料都是在叙述自然现象,但出题人的最终意图是让我们分析社会现象,所以在立意时要学会类比联想。
※ 本站内容无隐藏免费浏览,付费只提供可见文章复制和下载,请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