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
下面是工作范文吧小编收集整理的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
民族唱法吸取并继承了传统戏曲、曲艺和民歌等演唱精华,借鉴和采用了美声等歌唱方式,是一种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伴有形体表演,具有甜、脆、宽、亮等嗓音特征,将情、声、字、腔融为一体的一种演唱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一起来看看吧。
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 篇1民族唱法普遍适用于歌剧、民族歌唱等表演活动。通俗唱法又被称为流行唱法、自然唱法,常借助于音响等现代设备,演唱注重直与平,发声具有自然、口语化等特点,且强调歌唱情感的流露,可依据作品内容,加入或者渗透一定量的舞蹈表演,达到唱与动两者有效的结合,进而产生与听众间的交流。
一、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共性
(一)呼吸运用
呼吸是歌唱的关键、根本,对歌唱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古代音乐典籍中就有关呼吸的相关记载,如:“启动则发生”、“气沉丹田”、“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等等。可以说,呼吸是歌唱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发声的基本动力。民族唱法中呼吸与通俗唱法下呼吸虽然存在深浅上的差异,但在呼吸运用方法上是一致的,所要到达的目的也是相同的。在两者呼吸相关训练教学中,老师都普遍采用闻花香、叹气式等方法让学生感知呼吸要领,都要求学生掌握吸气深、存气多、运气足、灵活用气等呼吸技巧。
(二)声音走向与咬字部位声音走向即声音的传播方向。
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声音走向都要求亲切、自然和直接,声音明亮,声音的走向靠前。但民族唱法讲究高位置,切忌“窝着”和“包着”的唱法,而通俗唱法主要是借助于口腔的共鸣腔,发音管较短等。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咬字强调语言清晰,感情亲切,声音明亮,两者在吐字方式、咬字嘴型等方面是相同的。如:吐字时嘴型呈微笑状,发音靠前,声音发射在硬腭部位。
(三)作品表演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两者歌唱表演都注重作品情感的流露,强调作品蕴含的感情因素。民族唱法曾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描写,即是唱法歌曲唱情,生动传情,注重对歌曲作品的情感传达。通俗唱法重情轻声,一大特点是感情跌宕起伏,舞台表演大方,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注重对作品情感的表达。甚至为了生动细腻的传达歌曲的情感,可以割舍噪音。
(四)审美品位
通俗唱法与民族唱法都属于音乐艺术的范畴,作为一种艺术表演活动,必须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即是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的自我表现形式、情感内容具有能提高听众的审美情趣,陶冶欣赏者的情操的效用,帮助人们在精神追求、道德评价、是非观念和美丑选择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这就要求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等所要传达、表达作品艺术的思想内容是积极性上、激人奋进的,其表演形式也是健康多样、优美动听的。
二、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区别
(一)共鸣方式
民族唱法为了使声音明亮、饱满和优美,其共鸣运用采用混合共鸣的方式,有效的发挥了个共鸣腔体的作用。常用的共鸣方式有脑后音(头腔共鸣)、膛音(胸腔共鸣)等,形成了独特的声音风格。比如说,真声多使用在中低声区,混合声、假声主要运用到换声区和高音部分,造成了民族唱法声音统一、自如,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效果。而通俗唱法的共鸣运用则为不同。通俗唱法可借助于话筒达到扩音的效果,在歌唱表演时不需要强大的共鸣作用。且通俗唱法为了保持歌唱的自然状态,达到似说话、朗诵的效果,多采用真声轻唱的方式,共鸣方式也多使用口腔共鸣。
(二)喉咙打开方式
歌唱发声器官由喉头、声带喉头好声带三部分组成,打开喉头是声乐学习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声音的是否优美动听、有色彩和感染力。通俗唱法与民族唱法中喉咙打开的方式存在很大不同,比如说,民族唱法要求声音流畅,上下自然贯通,喉咙打开的方式、喉位的高低就要根据作品的风格进行调整,不能千篇一律或者随心所欲的想开多大就开多大,或者允许其上下移动。而通俗唱法主要是以真声歌唱为主,这就要求喉咙位普遍偏高,喉咙打开不能过大,最好形成管状。综上所述,喉咙打开的式要根据演唱风格的需求而定,要服从于演唱作品的要求。
(三)咬字、吐字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在咬字、吐字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区别,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民族唱法以民族语言为基础,是通过以字带声、以声传情的方式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而通俗唱法的音域一般不宽,歌词语言都较为接近生活化、口语化,歌词通俗易懂,咬字、吐字不应过于雕琢。这就要求在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要准确、明晰,达到咬字行腔的效果。比如说,歌唱咬字、吐字时要强调字头情绪表现的作用,加大声母部分的力量力度,具体量化的力度是比说话力度更集中、更夸张,进而使声母的阻力气更有分量。通俗演唱的咬字、吐字要能与作品风格相符合,要亲切自然,发挥语言的感染力,通过歌词的语言性、生活性传达歌曲作品的诗意、意蕴。
三、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灵活转换
了解和掌握了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两者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后,就可以做到两者之间的灵活转化。注重共鸣方式、喉咙打开、咬字和吐字等方面,还要重视作品风格、题材的转换处理。对于可以采用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同一歌曲作品,在歌唱方法的选择上要找出最为适合歌曲作品、风格的演唱的'方法。另外,还要做到两者演唱方法的灵活转换,找到两种演唱方式之间相同的地方,相互吸收借鉴,进而不断丰富歌曲的表现方式和手段。对于每一首歌曲作品在演唱表演时要尽可能的打破惯用的演唱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演唱形式,进而推动歌曲作品演唱方法的创新。
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 篇21、起源不同
(1)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也原本叫“流行歌曲唱法”。由于中外语言的特点各有不同,但是也有不少共同之处。在西方直到1900年,古曲的“美声”和“通俗的”的歌唱方法,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虽然演唱歌剧要比演唱轻歌剧和流行歌曲需要更为丰满的声音和更高的歌唱技巧。
(2)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起源于欧洲,后在美国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爵士、摇滚、说唱、民谣、灵歌、舞曲等风格门类,又通过媒介直接把流行音乐推向整个世界,形成了庞大的流行音乐产业及流行音乐文化。随着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一种新的演唱形式——流行唱法也应运而生。
(3)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它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吴越春秋》中记载的黄帝时期的“弹歌”,和《淮南子》中记载的“劳动号子”,是中国民族声乐的基本雏形。
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很多声乐爱好者开始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西洋唱法,特别是以朱逢博为代表在具有中国民族声乐特色的基础上,融合了美声唱法科学的发声方法,创造了新的民族唱法,后以宋祖英、张也、吴碧霞等这些新一代歌唱家为代表。
2、基本特征不同
(1)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声音的主要特点是完全用真声唱,接近生活语言,轻柔自然。强调激情和感染力,演唱时有意借助电声的音响制造气氛,所以很注意话筒的使用方法和电声效果。
吐字清晰是通俗唱法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中国的通俗歌曲中,普通话为通俗唱法中的主流,演唱大陆创作的歌曲时,语音大多比较规范,讲究“出字、归韵、收声”的咬字吐字过程,字字清晰、质朴无华。
(2)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的风格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演唱风格追求自然、随意,强调用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歌唱,从而体现声音的个性化与特色,感情自然流露,表演有很强的即兴性和煽动性,主要利用话筒等音响设备扩大制造声音效果。
流行唱法讲究“高音低唱”,演唱流行歌曲,往往采用以真声为主的演唱方式,从而表达出歌曲内容的真实感。所谓“高音低唱”,越高的音越往下边唱,与气息结合起来。这样的声音听起来更实,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3)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的特点是,声音听起来很甜美,吐字清晰,气息讲究,音调多高亢。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特点,经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出来的一种完美的唱法。这种唱法咬字吐字清晰,声音甜美,气息灵活;又有美声唱法的声区统一,音域宽广,真假声结合的特点。
民族唱法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并运用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使音域和音量扩大,咬字轻松自然,呼吸流畅、声音明亮集中、极具表现力,同时,能够演唱的歌曲技巧难度增大,风格也更为多样化。
3、演唱技巧不同
(1)通俗唱法
将身体与精神放松一些,气息调整均匀,空气不要吸入过满,不要太刻意注意姿势及口、鼻吸气的动作,因为身体状况处于常态时,外界气压大于身体内压力,在完成正确的吸气息动作后,肺部即形成负压,空气自然进入肺部,这样在演唱时吸气迅速,在话筒前无任何杂音。
(2)流行唱法
它要求气息冲击声带时,声带要完全闭合发声,这种声音出来响亮而结实,具有穿透力。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发声术语——“关闭”。而流行唱法中,由于歌曲感情或风格的需要,有意使气息与声音不完全的结合,造成一种“漏气’的状态。
(3)民族唱法
中国民族声乐的曲调结构复杂,有时一字数音,一腔数板,必须在正常的气口外,补充一些气口。如有时为了美化唱腔,常在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长音之后加进临时气口;
或者为了渲染音乐气氛和感情的高潮,在适当的地方加上临时的感情气口等等。使用气口的方式除一般歌唱吸气的方法外,还需采用偷气(不让人察觉的吸气)、抢气(在短时间内的急速吸气)、快吸气、慢吸气、浅吸气和深吸气等。
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 篇3一、共鸣运用的不同
局部共振是民族唱法中普遍使用的方式,这个过程中主要作用的是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真声主要用在中低声区,头腔共鸣则主要用在换声区和高音区的混声和假声演唱时,但并不是说每个谐振腔都可以被单独使用,而应该是“整体共振”,也就是所有的谐振腔集合在一起形成的。胸部、嘴、头三个谐振腔的整体使用就是整体共鸣。流行音乐是以真实的声音演唱为主,口腔共鸣为辅,在这一点上与其他不同,在很大限度上保持自然状态,类似于演讲和朗诵,随着话筒对歌声音量的扩大,也就不需要很强的共振(除了少数歌曲外),而其他的共振方式运用就更少了。
二、喉位运用的不同
民族唱法在演唱时应光滑流利,自然通过上下,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唱歌时稳定喉头,打开喉咙,喉咙打开的程度和不同高度的喉位要按照需要进行调整。男性和女性的声音在唱流行歌曲时,关注点主要在声音的真实性上,喉咙打开程度并不大,喉咙一般比较高,但是需要构成管状,要严格根据歌唱风格的要求进行表演。
三、咬字、吐字方面的不同
民族唱法以民族语言发音为基础,强调字正腔圆、以字传情、以字带声,其发音的灵魂就是咬字。古人曾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说明那是歌唱发声的重要技能。前缀咬短,准确,字腹要拖长,字尾收音的时候要清晰。也就是说,在唱歌时最能表达情感的就是咬字吐字时的字头,力量之美在声母部分被完美地展现出来,用力张扬积聚,声母的阻气方面非常有分量。
流行歌唱发声会根据不同的曲目发生改变,因为在一般的歌曲中,唱嘻哈风格会很灵活、敏捷;现场演唱要具有张扬豪迈的风格,是强有力的;唱抒情曲目要柔美优雅;唱慢速曲目要连续圆滑。如“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是《弯弯的月亮》的歌词。歌词发音自然,情感亲切,语气对情绪具有很大影响。语言很好地被诗化,也是语言的直接表达。
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 篇4一、发声上的区别:
流行唱法在使用共鸣腔体时则可以说是“必要时再用”。一般在演唱流行歌曲时,低音区和中音区尽量使用自然声,也就是俗话说的“大白嗓子”。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光用嗓子干唱。气息与声音的结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唱到高音时,由于音高已经超过自然音域,必要的使用共鸣腔体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这时用到的共鸣只有头腔共鸣的鼻腔、额窦等靠前的区域。
民族唱法对声带的使用较重,要求声带的功能强,音质坚实、脆亮,有利于咬字和唱词。
流行唱法:
民族唱法:
二、声音位置上的区别:
流行唱法与美声、民族唱法在声音位置上也有所不同。简单说来,流行唱法讲究“高音低唱”,而美声、民族唱法则多运用“低音高唱”。
三、演唱方式上的区别:
演唱流行歌曲,往往采用以真声为主的演唱方式,从而表达出歌曲内容的真实感,更贴切我们生活的现实。所谓“高音低唱”,越高的音越往下边唱,与气息结合起来。这样的声音听起来更实,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而美声、民族唱法则多以假声或混声为主要演唱技巧,以抒发内心丰富的情绪变化。其所谓“低音高唱”就是指无论中音还是低音,都尽量与高音的声音位置统一起来,达到优雅的和谐。
※ 本站内容无隐藏免费浏览,付费只提供可见文章复制和下载,请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