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呼吸的训练方法简介

2023-08-31 14:30:23 来源 : gzmt998.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工作范文吧小编收集整理的合唱呼吸的训练方法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合唱呼吸的训练方法简介

关于合唱呼吸的训练方法简介

  在合唱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呼吸更有利合唱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合唱呼吸的训练方法简介,欢迎阅读。

  对于初学者,必须首先准确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基本要求,进而明确在做胸腹联合呼吸的同时,充分张开呼吸器官吸气,配合积极亢奋的表情,完成歌唱状态下的呼吸连动,为合唱发声、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达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能在专业声乐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一系列有效方法训练,牢牢掌握在自然状态下的吸气与控制状态下呼气,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介绍几种借用生活现象练习合唱中的缓吸缓呼、缓吸急呼、急吸急呼、急吸缓呼等方法。

  1.吹尘法。吹尘法与合唱训练快吸缓呼很相近。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发现尘封多时的物品上积有浮土或灰尘时,常常会做出一些吹的动作。即,快速地把气吸满,然后做好闭气控制,接着小心翼翼地用气均匀、连贯、轻柔地吹开浮尘。吹气过程中气点集中,速度均匀、力度柔和。这一生活现象用于合唱训练,需要快速地打开呼吸器官,使自然气息下沉,控制力自然适度,很有助于掌握合唱的快呼缓吸方法。

  2.闻花法。闻花法与合唱训练缓吸缓呼很相近。此法容易使气吸得深,而且没有气声和多余的动作,对于初学者比较好掌握。可尝试一下闻花、品味过程的吸与呼:愉悦的心情中,身体完全放松,缓缓地使胸腹腔张开,惬意地吸入花香气息,腰围舒展地向外张开,气息作瞬间停顿后,再恋恋不舍地把气息呼出。这一过程,吸得舒服,呼得自然。用这种感觉来歌唱,气息通畅,声音圆润。

  这种状态能保证声音位置和气息的平衡,还能使气息保持一定的深度和畅通。初学者在演唱过程中,越是感觉气息不够用,越要保持这种状态。

  3.惊讶法。惊讶法与合唱训练急吸急呼很相近。它利用人在惊讶时,使合唱个体在生理上做出的快速反映,达到快速吸气的目的。这种方法吸的快,吸得深,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回放的循环,能锻炼呼吸器官的灵敏度。这种呼吸方法连续快速循环,就是常说的“狗喘气”,对横膈膜和腹肌、肋间肌的弹跳与控制很有益处。

  4.吹蜡法。吹蜡法与合唱训练缓吸急呼很相近。它是借助生活中快速吹灭蜡烛的方法。即,胸腹腔体张开吸入气息,闭气,对着蜡烛用力吐气,使火苗瞬间熄灭的过程。它需要气息饱满,喷口集中,速度敏捷,呼吸器官在深度膨胀后迅速回收。用吹蜡法练习合唱,有利于气息喷口的训练

  合唱的呼吸练习

  具体方法如下:

  正确的呼吸方法,不仅是歌唱发声技术的需要,而且是合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对合唱爱好者来讲,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已故前苏联著名声乐教育家梅德尔捷夫斯基在其所著的《论歌唱》一书中重点强调:“歌唱的技巧说到底就是歌唱家运用呼吸器官的技巧”,我国传统的歌唱理念也讲求“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由此来看,在歌唱过程中正确的运用呼吸器官非常重要,它既是歌唱的基本技术,也是歌唱技巧的最高要求,而且,对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呼吸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息是发音的动力,好比琴弓和琴弦的关系。吸气时声门打开、声带分开而不能发音;发音时声门闭拢,声带受括约肌的影响而闭合,呼出的气息冲击声带造成振动产生声音,这就是发声的生理状况和基本原理。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开始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歌唱中的呼吸技巧问题。歌唱的呼吸手段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受欧洲十八世纪及早期圣歌演唱发音习惯的影响,采用胸式呼吸;其优点是吸气动作灵活,声音自然。缺点是由于吸入的气息量少而浅,难以演唱较长的乐句和较强的音量。第二种是腹式呼吸,既我国传统戏曲发音所讲的“丹田之气”,其优点是气息的爆发力强,缺点是掌握不当的话,容易把小腹涨得鼓鼓的,导致横膈肌失去弹性,难以发出柔和而灵巧的声音。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呼吸方法是意大利美声学派所倡导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的好处在于保证了横膈膜有足够弹性的同时,可以吸入更多的气息,满足歌唱发音对气息的要求。胸腹联合式呼吸是建立在自然呼吸基础上的,歌唱者易于掌握。比如,用“闻花儿香”的感觉去体会吸气,平躺在床上体会睡眠时的呼吸状态等等。我认为:正确的`歌唱呼吸状态,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加深和有意识的控制而形成的,需注意的要领是,吸气时不要耸肩抬胸,上身保持松弛状态。在歌唱中吸气固然重要,但呼气更为重要,呼气时横膈膜及两肋和腰部必须保持一定的力量,让声音有一个支点。也就是说,呼气时要保持住吸气时的状态。所以,我们常说:会唱歌的人腰部使劲儿,不会唱歌的人喉咙使劲儿。特别强调的是,建立正确的歌唱呼吸状态不仅是艺术的需要,也是歌唱者嗓音健康的需要。当然,掌握正确的呼吸技术离不开正确的演唱姿势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论站着演唱还是坐着演唱,上身不能紧张,腰部要挺住,腿和脚要向下使劲儿,即:上身松而通、下身紧而绷。

  一般情况下,在歌唱时气息不宜吸得过深、动作不宜太慢。当然也不能吸的过浅和仓促,只要能满足乐句的需要即可。在做单纯的呼吸练习时,可以吸的深一些、动作慢一些,主要是为了体会横膈膜下沉的感觉和寻找腰腹部的支撑力量。歌唱时气息若吸的太深就不能很好的流动,易造成发音器官的紧张;气息吸的太浅就得不到很好的支点和控制,易造成声音发虚、发白。总而言之,在歌唱中的呼吸是演唱者的有意识行为,要根据歌曲的艺术需要去调节和控制有关呼吸运动的肌肉群。特别是吸气后停顿的瞬间,横膈膜会有一个明显的顿挫感,这种短暂的停顿可帮助歌唱者获得气息的支持点。正确的呼吸状态建立后,在歌唱发音时要努力做到“三点成一线”,既气息的支持点、喉头位置的稳定点及声音在眉心的共鸣点。在发声练习时,也要努力体会用气息将上述三点连成一线,以获得统一、通畅和高位置的声音。

  歌唱者在演唱时,要根据音乐的起音要求而采用急吸或缓吸的方式来吸气。在合唱中,我们经常会根据作品艺术风格的要求,采用链锁式换气的手段去完成一些较长的、连贯性的乐句,尤其在演唱复调作品时,链锁式换气能将各声部之间的旋律更好地链接在一起,使作品更为流畅和通顺,所以,链锁式换气也常被人称之为循环换气。这种呼吸的技术特点是:合唱中所有的声部或某一个声部,一部分演唱者换气,另一部分演唱者保持声音,当先换气者再次进入演唱时,另一部分演唱者才进行换气,如此循环交替进行,就好比自行车的传动链条一样,因而被称之为“链锁式呼吸”。关于它的技术要点是:

  1、换气后,重新进入的声部要以软起音的方式缓入,而不能以激起音的方式闯入;

  2、重新进入的声部只能演唱歌词的韵母而不能演唱歌词的声母;

  3、保持声部和重新进入的声部要统一音量和力度,不能因为演唱者人数的变化而改变乐句的音响和力度。在进行链锁式换气时,可以将每个声部的演唱者分成小组,事先确定好换气顺序来演唱。还有更简单一些的办法比如:每位演唱者都不要在乐句的开始处换气,而是在乐句中任意一个地方自由换气,这样也可以达到延绵不断的声音效果。

  合唱中的呼吸换气必须遵从作品艺术风格的需要,因此,合唱队员要掌握多种呼吸方法,使演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着良好的气息支点。气息的深、浅、大、小和声音的高、低、强、弱要与声带的运动状态相吻合,在不同的音区用不同力度演唱时,气息的状况是不一样的。低音区时,声带全段振动,气息最松弛;中音区时声带、声门闭合最好,所需气息量最少。所以,我们在训练时一般都从中声区开始,掌握了要领以后可向高、低音区扩展。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中、低音区时,过大过猛的气息冲击会造成低音下不去和中音区声音位置太低(白声)的情况。高音区时,声带缩短、声带边缘变薄,需要更集中的气流来振动它,因此耗气量较大。歌唱中的问题容易在高声区出现,多是因为气息支撑不住、喉结上提、喉部肌肉群过于紧张用力等原因所致。

  要控制好气息的使用、才能产生良好的声音质量。建议歌唱者对控制呼吸运动的肌肉群有一些基本了解,并加以锻炼,以达到合唱艺术对气息的严格要求。

  合唱中单纯的呼吸训练

  从生理角度上说,歌唱的原动力是气息,正确的呼吸不但是歌唱技巧的基础,而且也是重要的艺术手段。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就是这个道理。也有人夸张 地说:“歌唱的技巧就是呼吸的技巧。”这虽然言过其实,但却也说明了呼吸技巧的重要性。要使合唱团获得优美的音质,良好的音准,以及清晰的语言,无一不是 以正确的呼吸方法为基础的。

  呼吸训练,除艺术要求外,主要是要解决三个问题:

  1.吸气量

  2.控制机能

  3.气与声结合的正确比例关系

  关于吸气量的问题,不能得出“气吸得愈多愈好”的概念,而应该是在自然呼吸状态下的加深,加大些,只要能维持到乐句唱完即可:不要把自然呼吸状态与歌唱呼吸 状态对立起来,在吸气方面歌唱与说话是比较接近的,差别的关键在于吐气方面,歌唱中的吐气比说话的吐气要慢得多,并且要求有良好的控制。生活中的自然呼吸 大多是下意识的,是人的本能。对孩子来说,不需要对他们灌输什么是“胸式呼吸”,什么是“腹式呼吸”,什么是“胸腹式联合呼吸”等概念,而应是用生动而形 象的比喻去让他们体会。进行训练时要求合唱团员保持在生活中的自然吸气状态(如仰卧时的呼吸状态、轻声说话时的呼吸状态)的 基础上进行。可以双手叉腰,先做自然地吸,自然地吐。开始只要求吸与吐时值相等进而再做到吸气时比自然吸气时的吸气量要多一些,而吐气的时值尽量延长,吐 气越慢越好。要求做到“匀、慢、稳”,而且要形成平直的线条,注意恒速持续,好像在吹蜡烛的火苗,而又不让火苗有左右晃动般的感觉。为了在集体训练时教师 能清晰地辨别学生吐气是否均匀,所以吐气时可用(丝)进行,当然有的指挥用[f)(夫)也未尝不可,但我认为还是以为妥。常按如下程序进行:自然吸缓 吸急 吸自然吐缓 吐缓 吐

  在以上三种吸气状态下缓吐时,可以逐步加上适当的停顿(此时不吸也不吐)即:

  自然吸——吐——停——吐——停——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缓吸——缓吐——停——吐——停——吐——停……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急吸——停——吐———停——吐——停……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训练要领:

  1.吸气寸切忌抬肩。此时要求孩子双手叉腰,体会腰部的膨胀感,以及缓吐时的收腹感觉。

  2.缓吐寸逐渐增加停顿次数,但每次停顿不要超过6秒, 否则会引起肌肉及精神的紧张,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那样效果将会适得其反,首要的是要让大家找到正确的感觉。例如:缓吸时要求他们像闻花或像用麦管吸汽水 的感觉;急吸时像受惊或吞东西的感觉。指挥判断合唱团员的吸气是否正确;最主要的标志是看他们的肩部是否上抬,只要上抬那就是错误的。吐气要慢而长,就像 医生推注射器一样,腹部的感觉也犹如抬重的东西时那样的感觉。呼吸状态的统一是发声状态统一的基础。训练孩子时,要在协调、平衡运动的基础上,逐步做强化 运动。

  这里我想提醒大家,有一种学派主张先扩大胸腹再吸气,这令人不能理解,也毫无必要。比如:一个皮球,在没有充气之前只是一个皮囊,怎么可能先扩大再充气呢?可 以想像,如果在歌唱寸先进行人为的扩大再吸气,肯定会造成很多肌肉的紧张与僵硬,我个人是不主张这样做的。我认为应该是以吸气来扩张腹部。练习时请大家双 手叉腰,胸部平直,切忌弯腰与挺胸。吸气时,可以用口鼻同时进行,但有时可单独用鼻吸或口吸。在慢速歌曲中,尽量用鼻子吸气。快速及强有力的歌曲可用口、 鼻同时吸气,此时吸气时间短而迅速,内口是张开的,但切忌有吸气声。无论是哪种吸气方式,都要感到横隔膜向下,下腹部扩张。吐气时不能放松下腹部肌肉使之 向内收缩,使气息在有控制的状态下徐缓而出,同时要注意孩子颈部肌肉要自然而放松,不要有憋气时的紧张状态,经过训练就可以使孩子们将呼吸的“本能”转化 为“本领”。

  这里需要再一次强 调在进行呼吸训练时,不能误解为吸气越多越好。正确的吸气是很自如而通畅的。因此,吸气时如果出现胸部高挺、脸红、脖子胀,则说明呼吸器官已僵硬,吸气过 多反而会憋气。在这种状态下根本发不好音,也无法歌唱,即使能唱出声来,声音也是紧、挤而榲糙,而且音准一定不会好。所以,不少歌唱家都要求学生吸气时像 打哈欠一样,实际上打哈欠的最初阶段,就是一种很舒畅的吸气过程,同时有利于使歌唱腔体呈打开状态,

  3.要求孩子注意不吸不吐(停顿)时的腹部保持控制状态的感觉,并自行对吐气长度进行计数,这是很有价值的。

  4.每种练习最后均要将余气迅速吐出,腹部要有挤压动作,好像从漏气的皮球中挤出所有的气一样,这可以使横隔膜得到锻炼。

  5.每次练习结束时最好要做一些缓解和放松练习,即自然吸气,然后加速吐气,以便使全部呼吸器官松弛。

  合唱的呼吸与起声训练

  作为一种集体演唱方式,我们对合唱的衡量标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整齐划一。所谓整齐划一是指呼吸时间上的一致,从而形成演唱开口时的整齐;还有发声器官形态的打开、气流的冲击和声音发出时值上的一致性。为了实现这一点,对合唱的“呼吸”和“起声”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来谈一下合唱的呼吸。

  合唱的呼吸和独唱的呼吸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指挥规定的时值内集体的统一的吸入和吐出。而人与人的肺活量是不同的,起码男声、女声和童声都不相同,好在呼吸除人的本能外,还可通过意志去改变它,这就给我们的统一带来了客观条件,而我们的训练目的就是使呼吸能满足歌曲的艺术需要。

  良好的呼吸是建立在自然状态下的,以闻花的形态和刚开始打哈欠的状态下自然吸入并感受到两肋向下扩张即可。最佳的吸入量是刚好满足演唱一个乐句的需要,过多和不足都不是最佳吸入量。而乐句是有不同的速度要求的,因此,吸气也必须在乐曲规定的时间、速度内完成。一个好的合唱队应具备各种速度情况下的吸气能力,我们可用闻花和打哈欠来练习慢速吸气,而用受到惊吓的感觉来练习快速吸气。合唱的吸气关键在于指挥,你的吸气手势(即预备拍)必须按乐曲规定的速度时值完成,过快和过慢都会影响合唱队员气息的吸入。过快气息吸入量不足,过慢会使队员感到憋气而发不出声,这也是为什么对初学指挥者必须要求其随自己的手势来练习吸气的原因。

  良好的呼吸不仅仅是气息的吸入,更重要的是气息的保持,即横隔膜的控制,我们可用尽可能慢的速度发si音来练习慢吐。气息吐得越慢越节约越好,但决不能憋气和紧张。到后来你会感到一尺距离的蜡烛火苗随你的吐气而不受影响,这说明你有气息控制力了。指挥可在不同速度下进行吸气和慢吐练习。气息的训练是一项见效缓慢的工作,不要因为几次练习不见效即放弃练习,因为肌肉随意念的控制能力不是几天内就可练就的。但如果你的合唱队员气息非常流畅自然,控制能力很强的话,那么各种合唱表现手法就均能完成,同时音乐的演绎将会非常流畅、自然和舒展,这是一个合唱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

  合唱的呼吸必须结合音乐情感的需要、乐句长短的需要和速度快慢的需要,并使这三者结合成为一种和谐的统一体,在不同情绪、乐句和速度的要求下,灵活地、条件反射地做出各种不同的呼吸动作,从而才能恰如其分地展现音乐。

  下面再谈一下合唱的“起声”。

  一、“起声”的原理

  所谓起声是指气息压力通过声带时引起的快速振动,它能产生基音(未经共鸣的)和一定数量的泛音。因此,气息压力的强度和声带保持一定的张力是产生音的基本条件。而这一切仅仅是产生了基音(即音源),但基音是否纯净则决定了乐音的品质。因此,如下的几个要点必须注意:

  1.微笑地放松下巴使喉部肌肉不受压缩;

  2.忍住打哈欠状地抬高软腭使嘴、腭和喉咙通道不受阻碍;

  3.舌头靠前放平稳使舌肌不会对喉部通道产生阻碍。

  以上几点表述容易,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因为,这一切动作均发生在体内,须通过演唱者的意念控制有关肌肉来同步协调完成。作为指挥必须有所了解,当音质产生问题时能迅速地指出并加以改正,如下巴太紧喉音将很重、软腭没有抬高声音扁平、舌头后缩将使声音“闷”住等等。

  二、激起和舒起

  正确的起声是声带的闭合和气流的冲击精准同步的。起声分“激起”和“舒起”两种。激起指的是用恰当的气流量以适度的力度冲击闭合的声带从而产生乐音。这种冲击靠横隔膜驱动且气息必须集中,好似中国的书法,用毛笔写一横前轻轻地一“顿”形成笔锋,然后一横写出。合唱大多使用激起,因为合唱和独唱在起声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合唱的起声在时间上是群体同步、协调一致和整齐划一的,而独唱可以因人而异。所以,衡量一个合唱队是否训练有素,从同步起声的一瞬间即可察觉。联系到前面呼吸部分,良好的激起必须从吸气开始同步,全体合唱队员在指挥预备拍的手势下同步吸入、同步用气流冲击声带、同时发声才是良好的合唱开始。

  起声的另一种方式是“舒起”,舒起意味着气流的冲击性不如激起,它好似一扇大门被徐徐推开,但有关发声的位置,如喉舌、软腭等同激起一样,而推开的过程中将有部分气息漏掉,请注意不能由于舒起而使声音发出后再调整有关的发声位置、从而形成音色和音高有所飘移,舒起一般用于慢速度的音乐和抒情性很强的音乐,其气息流速缓慢,辅音摩擦时值略长一些。

  总之,气息好的似小溪,缓缓地流淌,每一个音随小溪的流淌而徐徐向前,不能有任何的间隔或分离,音与音紧紧地粘在一起,像有一根丝线把音符串起轻轻地牵出。起声是合唱的开始,任何准备上的不足将无法弥补。所以,音乐也被称作遗憾的艺术,它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但时间永远无法追回。因此,要想合唱能准确丰富地表达情感,必须提前准备,而提前准备的重中之重就是呼吸和“起声”的训练。

※ 本站内容无隐藏免费浏览,付费只提供可见文章复制和下载,请须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