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的要领技巧精华版
下面是工作范文吧小编收集整理的合唱指挥的要领技巧精华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合唱指挥的要领技巧精华版
音乐艺术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合唱指挥的要领技巧精华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指挥的基本姿势
指挥站立要稳,身体有控制的放松,垂肩而立,双脚分开,背部形象舒展、高大,感觉舒适而自然;面部表情丰富而自然;眼睛明亮而富于表达。指挥的双手蕴涵着丰富的合唱艺术语言,每一个动作都表达着一定的意图。手是合唱指挥的主要工具。
手的基本姿势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常用姿势 手指自然弯曲,掌心向下,形状似放在排球上的感觉。击拍点位于中指的掌指关节处,击拍时手腕一定要保持稳定,千万不能上下摆动。右手掌心永远向着下方、前下方;左手掌心也可向着侧内方、侧内下方及侧内上方,除极特殊需要,掌心不应向正前方。
2、手握空拳 表示强而有力,强收拍时经常使用。
3、拇指和食指轻捏,表示弱,弱收拍时也经常使用。
4、手掌自然伸张,表示柔和、抒情。
5、左手掌心向侧内方、侧内上方,稍呈紧张状态,表示强而有力。手臂逐渐向上抬起则表示渐强。指挥线条由手来完成,小臂附着于手的运动,大臂则跟随小臂运动。当手向中央收拢时,小臂收回,大臂逐渐靠近身体;手向侧前方运动时,大臂则逐渐离开身体两侧。指挥的基本姿势须结合击拍动作经常练习,是指挥者必不可少的功课。一定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
二、指挥的击拍动作
击拍动作是指挥者进行指挥活动最重要的基本动作。这个动作的正确与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指挥工作的成败。击拍动作包括两个部分:
1、击拍 是由肩部发力并带动大臂、小臂,手自上而下的一个击打动作。感觉与拿锤子钉钉子相似。这个动作的最低点力量最大,被指挥理论称为“拍点”。
2、反射 是由击拍后自然产生的一个反弹动作。感觉与击鼓后的反弹动作相似。
认真体会:点前加速、肌肉紧张;点后减速,肌肉放松是掌握击拍动作的要领。
击拍是指挥的基本功,业余指挥要下一定功夫练习。
三、指挥的击拍技巧
为了适应音乐速度、力度、情感等不断变化的需要,就要调整击拍与反射角的大小和击拍过程的速度、力度,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击拍技巧类型。一般规律是:快速、跳跃、节奏强的音乐,击拍的速度快、力度大、反射角度小;慢速、柔和、节奏缓和的音乐,击拍的速度慢、力度小反射角度大。基本指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直线型 击拍线条为自上而下的直线,拍点十分清晰,反射角为锐角,击拍点前后的加速和减速十分明显。直线型是击拍动作的基本形态,多用来表现中速和较快、快、很快速的音乐及非连音、跳音〔顿音、断音〕的唱法。
2、斜线型 击拍线条为斜线,拍点清晰,但反射角不如直线型尖锐,击拍点前后的加速和减速明显。适用于表现适中的速度和力度,以及非连音为主的唱法。
3、弧线型 反射线条为较大斜线,击拍线与反射线呈弧线连接,拍点只在内心的速度感觉中存在,几乎没有击拍点前后加速和减速的感觉;适合表现慢速、抒情、力度较弱的连音唱法。
指挥法是在指挥者的指挥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指挥者可在指挥实践中正确、灵活、综合使用和创立不同的指挥方法。
四、指挥的动作技巧
指挥法带有很强的技巧性,学习者必须通过经常、认真地练习方可获得。练习时应注意以下亊项:
1、认真体会有关理论和技术要领;
2、保持正确的姿势;
3、注意双手动作的范围;
4、手腕支撑着手的动作,不要上下摆动,掌心要始终向下或前下方;
5、双臂抬起自然,不要高举在胸前,双臂不要夹紧;
6、双肩放松,不可随击拍动作上下耸动;
7、肘部放松、自然下垂,不要夹紧,也不能过分向外撑出;
8、击拍线条要始终在前面的纵平面上,上下左右进行,万万不可挥向合唱团;
9、基本的击拍练习,是指挥者的必练功课。这种练习简单而枯燥,但必须熟练掌握。
五、设计指挥图式的原则
指挥图式是按照节拍的强弱规律设计的,节拍的强弱无非有强拍、次强拍、弱拍三种情况。生活实践告诉我们,自然用力的方向大都是自上而下的,重心向下、离心向上才符合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设计指挥图式也须遵循这个原理。
于是,就产生了以下原则:击拍动作方向:强拍由上向下,次强拍由内上向外下,弱拍由外上向内下。反射动作方向:反之。以上是设计指挥图式总的原则。
偶而弱拍的方向会和次强拍的方向重叠,虽然方向相同,但线条的长短、拍点的高低是截然不同的。
1、强拍 自上而下的直线;
2、次强拍 自上而下由内向外的长斜线;
3、弱拍 自上而下向内或向外的短斜线。
反射线总是于击拍线方向相反,并用直线、斜线、弧线使击拍线连结起来。
指挥图式并没有统一规定,也不是每个人的指挥图式都必须完全一样。指挥图式是可以自己设计的,只要符合音乐中节拍的强弱规律,符合物体运动力学原理,遵循指挥图式设计原则,指挥起来舒服、自然就是合理的。
有的合唱指挥在其著作中认为:弱拍是自下而上的托举动作,我是不赞同的。弱拍的击拍怎样托举?不能理解。
我认为:在基本的指挥图式中,只要是击拍线,无论是强拍、次强拍还是弱拍总的趋势都应是自上而下的。因为击拍动作是需要发力的,只有这样才符合“重心向下”的原理。只是为了区别强拍、次强拍和弱拍,有上下线、上下长斜线和上下短斜线的细微差别。我们知道:反射线总是与击拍线的方向相反的,反射动作是需要放松的,反射线才符合“离心向上”的原理。有一些初学者在指挥过程中,常出现“反拍”现象,就是违背了指挥图式设计原则的原故。
六、常用拍子的指挥图式
乐曲的拍子有三种:
1、单拍子: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二拍子、三拍子。
2、复拍子: 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同类型单拍子的序列。
3、混合拍子: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不同类型单拍子的序列。
常用基本拍子的指挥图式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其它拍子的图式都由这三种图式演变而成。图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击拍线(实线)、拍点(位于击拍线末端,击拍线与反射线的交汇点)、反射线(虚线)。
1、单拍子
a、二拍子 二拍子的乐曲最为常见,指挥图式也是最基本的。常见的拍号有:四二拍、二二拍。
图式中,第一拍的拍点在腰带处,第二拍的拍点可稍高。图式均表示右手图式,练习时,可用双手同向
对称进行。
b、三拍子 常见的拍号有:四三拍、八三拍、
2、复拍子
复拍子的图式不能用重复的单拍子的图式来表示,如:四拍子图式并不是两个二拍子图式的重复。因为,复拍子的每一小节中只有一个强拍,如果用两个二拍子的图式来表示,就出现了两个强拍的情况,会影响作品表现上的平稳、连贯,甚至会使人弄不清拍子的具体位置,而使演唱出现混乱。
a、四拍子 由(2+2)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四拍,第一拍为强拍,第三拍为次强拍,其它为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四、四拍。
b、六拍子 由(3+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六拍,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八六拍、四六拍。
c、九拍子 由(3+3+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九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第七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八、九拍。
d、十二拍子 由(3+3+3+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十二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第七拍、第十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八、十二拍
复拍子中的六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等,由于强拍出现的周期较长,前进的动力受到缓冲,所以乐曲多为较慢的速度,常表现平静、柔和、抒情的情绪,指挥线条也要平稳、连贯。如果乐曲的速度较快,指挥图式则要简化。图式的简化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介绍。
3、混合拍子
a、五拍子 由(2+3)或(3+2)组合而成。每小节第一拍为强拍,下一个重音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四、五拍。
b、七拍子 由(2+2+3)或(2+3+2)或(3+2+2)组合而成。从混合拍子的定义来看,七拍子不会是(3+4)或(4+3)的结构,明确了七拍子的拍子结构,才能正确的设计出七拍子的指挥图式。每小节有一个强拍,两个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四、七拍。
七、起 拍
起拍是指挥的第一个动作,是指示伴奏或合唱团从预备至开始的指挥过程。在起拍动作中,要暗示合唱歌曲开始时的速度、力度和基本情感。因此,起拍是指挥的一个重要步骤。起拍动作包含三个部分:
1、预备
眼睛首先环视合唱团,以集中合唱团员的注意力,面部表情坚定而自信,眼睛里充满着合唱作品中的情感和对合唱团成功演唱的期待。双手缓缓抬起并回落,回落后要保持相对稳定、静止状态。右手稍高,双手距离约二十公分,高度在胸部以下。肩部和手臂放松、自然。
如果合唱有前奏,伴奏是钢琴一件乐器,可只用右手做预备动作,左手则在引进合唱时加入指挥动作。如果伴奏是一个较大的乐队,则需要双手做预备动作。指挥在排练时,不要养成在预备动作中讲话的不良习惯。因为,指挥在做了预备动作后,合唱团员注意力都处在高度集中的状态,随时准备吸气演唱,预备时间过长就会使大家松懈。久而久之,预备动作会失去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2、吸气
吸气是起拍过程中关键的动作。它的动作要领是:吸气前的预备动作双手必须是静止状态,位置在起拍前一拍的拍点上。然后明确、果断地做出吸气动作,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吸气动作实际上就是已经练习过的反射动作。指挥在做吸气动作的同时,自己也要和合唱团一起吸气。吸气是合唱作品的一部分。因此,吸气的速度应和歌曲的速度、律动一致。吸气动作开始于起唱前一拍的拍点并与起拍动作相连,吸气动作的方向一定要准确。否则,就不能正确联结到指挥图式中起唱的第一拍而导致混乱,吸气与起拍是一个连续动作的两个部分。
3、起拍
吸气之后击出的第一拍称起拍,并从这一拍开始进入指挥图式,合唱团在拍点上进入演唱。
由于歌曲开始拍可以处在小节内的不同位置,所以,又有正规节奏起拍和非正规节奏起拍之分。正规节奏起拍:即在小节线后第一拍、强拍处起拍;非正规节奏起拍:是指在非强拍处起拍。无论哪种起拍,预备动作总是在图式前一拍的拍点后,吸气动作则是在这一拍反射线上。起拍就是合唱作品的第一拍,第一个音符要在拍点上唱出。
下面说明几种常见的起拍图式:
强拍起拍
进行曲、欢快情绪的起拍:动作要干脆、有力。拍点清晰,反射动作轻快。
抒情曲、委婉情绪的起拍:动作要柔和、连贯。拍点清楚,反射动作缓慢。
b、弱拍起拍
c、分割拍起拍:即单位拍的后半拍。
分割拍起拍的指挥图式与以上图式并无不同。所不同的是:整拍起拍时,吸气在指挥吸气动作的同时进行,起唱在击拍点上;分割拍的起拍时,吸气在拍点后的前半拍进行,起唱则在后半拍。指挥要特别注意的是:分割拍起拍的吸气动作,要分成两个部分进行:
1、把原来的吸气动作做为吸气的预备动作;
2、把原来的击拍动作想像成吸气动作。起拍时,吸气预备动作的范围和力度一定要小于吸气动作。
八、收 拍
收拍是指挥一首合唱作品的最后一个动作,与起拍有着同样的重要作用。有时,合唱作品的结束给人留下的印象,比开始还要深刻,它表现了音乐形象的完整性。指挥的收拍动作,一定要把合唱作品的意境演绎得尽善尽美,切不可草率从亊。
收拍动作包括两个部分:
1、预备
这个动作与起拍的吸气动作相同,在歌曲最后一拍的反射线上,只是稍快、稍高于正常的反射线。预备动作的大小,要根据作品结束时的意境、情感、速度、力度而定。预备与收拍同样是一个连续动作的两个部分。
2、收拍
这个动作指示着合唱团声音的停止,收拍动作的设计也要根据作品结束时的意境、情感、速度、力度而定,并无像“标准件”一样的统一规定。
收拍点理论上总是在结束拍下一拍开始的地方,这样才能准确表达作曲者作品结束时的意图。收拍点要清晰。由于歌曲结束拍的时值、速度、力度和情感表现不同,收拍动作也有所不同。强而有力的收拍,可以在收拍点上有力的握拳,从指挥正常手形到握拳至收拍点,要有一个自上而下、小而有力的回落过程,来表示合唱作品的力量。短促而跳跃的收拍,可单用右手,预备动作后由外上向内里再向外划一小圈,收拍点只需用拇指与食指轻轻一捏。渐强、延长的收拍,右手在延长拍上做保持动作,左手上举暗示渐强,延长结束前双手做较大的预备和握拳收拍动作。关于延长记号的时值,很多人主张延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倍,并严格按拍进行的观点我是不赞成的。音乐理论这样定义延长记号:可按作品风格、演唱者的意愿任意延长。因此,我认为:
1、只延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倍是不妥的;
2、延长中不应有以拍为单位的节奏感。
如果规定时值并带有节奏感,就与“任意延长”相悖了。渐弱、延长的收拍,右手在延长拍上做保持动作,左手下拉暗示渐弱,延长结束前双手做较小的预备划圈后拇指与食指相捏收拍。
收拍动作,不是几个模式可以概括的,要靠指挥者在指挥实践中细心体会并精心设计。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仅供参考。收拍不同于起拍。起拍是从无声到有声,情感从自然到投入;收拍所停止的音乐,虽然是声音停了、但合唱团员的表情、指挥的.姿势、合唱作品的意境不要变化,而使听众的思绪继续遐想。收拍后指挥要保持静止状态片刻,再慢慢放松,从作品的意境中出来。
九、长音、切分、附点节奏的指挥方法
长时值或带有延长记号的音,左手通常以保持动作表示,右手长音时正常击拍,延长音则与左手共同保持。
保持动作:是指手停在击拍点上。这时手部肌肉稍感紧张,在所保持音最后一拍的反射动作突然放松,预示下一拍的进入。
1、长音 保持动作适用于长音。
2、切分节奏 切分节奏的击拍,也可以采用保持动作,这里的保持是瞬间的。在切分音上保持时,小臂和手在反射动作中,有瞬间的保持并使肌肉紧张,这时的反射线比正常的长些。
3、附点节奏 附点节奏的击拍,也可以采用保持动作。这里的保持是短暂的、瞬间的。
十、呼吸与休止指挥方法
呼吸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它不仅仅只是歌唱中的换气,还起着音乐的分句和感情表达的重要作用。作曲者并非都把它明确的标记在乐谱上,需要指挥来设计和安排。
休止是音乐进行当中的停顿,有长有短,是节奏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音乐的表现手段之一。作曲者大都在乐谱上明显标记,指挥要用动作传达给合唱团员。
休止时,往往可以安排呼吸,但呼吸并非都在休止时进行,常常需要指挥在动作上明确提示呼吸,但也不是每次呼吸都在指挥提示下进行。
1、呼吸
合唱的呼吸,犹如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对于文章的重要性一样,是指挥不可忽视的。音乐中如果没有恰如其分的呼吸(分句),不仅给演唱者带来演唱上的困难,也会影响音乐形象的刻划而使听众感觉不完美。
指挥提示吸气的动作与起拍动作中的吸气相同,只是在乐句间进行。
在合唱的声部进出时,吸气动作也可包含“连收兼吸”的用意,它是指挥常用的一种方法。
2、休止
音乐中的休止符,表示声音到这里有节奏地中断。休止符是组织节奏的一种手段,此时虽然歌声有短暂的停顿,但音乐实际上还在进行,所以指挥也要准确地予以提示。
a、一拍以上的休止
这时要在休止处收拍,可连吸带收。
b、一拍及一拍以下的休止
如果休止符恰在分句处,指挥要在休止符上提示吸气;休止符不在分句处,击拍正常进行。
十一、合拍与分拍的指挥方法
前面已知的指挥图式,是在适中的速度下应用的。根据音乐速度的变化,在很快或很慢的作品中,指挥图式可以进行简化或细分。
1、合拍
合拍是指对基本指挥图式的简化。合拍的原则是:每小节只击出强拍、次强拍。如此,二拍子、三拍子就简化成一拍子,
四拍子、六拍子可以简化成二拍子,九拍子则简化成三拍子,拍子简化后避免了繁琐的图式和复杂的击拍动作。重要的是合拍指挥动作更有利于合唱作品的表现,尤其是单位拍小于四分音符、较快速的作品。
也可以把每两小节视为二拍子,用二拍子指挥图式。
并不是每个作品从头至尾都可以单一组合,需要指挥从语句和旋律结构上精心设计,做出正确组合。
2、分拍
分拍是指将基本图式中的基本拍细分。细分的原则是:在保持原指挥图式的前提下,将一拍分为两拍进行。通常在慢速的作品中应用。
有时歌曲速度较大幅度渐慢时,也可灵活使用分拍的指挥法。很多作品终止时,往往渐慢结束,也可局部采用拍细分的指挥法。
合拍与分拍的指挥方法,可以独立、综合、整体、局部使用,指挥者可根据具体作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十二、力度与速度的指挥方法
1、力度的对比
力度的变化是合唱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力度的对比,可以使作品的风格、意境、情感、色彩更好地演绎。
指挥对力度变化的提示,主要靠动作的大小和手臂肌肉的紧张度来实现。
a、指挥动作的范围
一般的规律是:弱时,手臂动作幅度小、位置低;强时,手臂动作幅度大、位置高。指挥动作的范围:高至眉,低至腰。渐强、渐弱的变化,指挥用手上举与下拉的动作来暗示。
b、指挥动作的紧张度
一般的规律是:弱时,手臂肌肉松弛,但不能松懈,要有一定的负重感觉;强时,手臂肌肉紧张,但不要僵硬,要有较强的负重感觉。渐弱时,手臂肌肉由紧张变为松弛,负重的感觉逐渐减小。渐强时,手臂肌肉由松弛变为紧张,负重的感觉逐渐加大。特强时,可握空拳表示;很弱时,可仅用手指的细微动作表示。
2、速度的对比
速度的变化也是合唱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作曲者一般都对作品的速度给予明确的标记,指挥者也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对速度做出相应的处理。速度变化时,指挥应注意做到:a、预示清晰,以使合唱团一目了然、心中有数。b、击拍果断,以使合唱团统一速度、完美演唱。
十三、指挥双手的分工
指挥击拍基本动作的练习,大都是双手对称的同步动作,这在指挥者开始学习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指挥者提高自己的指挥水平时,一定要掌握双手分工的指挥技巧。
指挥的工作早已不仅仅是“打拍子”的概念了。指挥是通过击拍的方式来指示节拍、节奏、速度和力度;同时,还要启发和带动合唱团演唱时的情感、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刻划作品的意境。因此,双手分工,各负其责就成为指挥工作的必然选择。
法国当今著名合唱指挥大师贝赫纳,在2002年赴我国开办合唱指挥大师班时,谈到指挥双手的意义时说:“在合唱艺术的世界里,指挥的左手是天、右手是地。”指挥的双手间蕴涵着整个合唱艺术的天地。他以大师的思维,形象、深刻、精辟、准确的定义了指挥双手的作用,使人敬佩至极。
双手具体的分工大至是:
1、右手 主要担负着指挥图式的击拍动作,并通过图式的线条和准确的拍点,来提示合唱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大家知道这些都是合唱音乐的基本要素,我想,这也就是贝赫纳大师把右手比喻成大地的缘故吧。
2、左手 则主要负责提示合唱音乐旋律线条的起伏、情感的抑扬、声音的刚柔、音量的大小、音色的明暗等。这是一片合唱艺术可以创造、想象的天空。
指挥的双手在指挥活动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如:指挥图式的击拍、声部的进出等,是双手都可以参与的。
指挥的工作除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性动作外,更重要的是:意境、情感、速度、力度、呼吸及唱法上关键性的预示,而这种预示能力大小,是衡量一个指挥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指挥在合唱艺术的天地中是自由的,指挥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冲破禁锢,创立有自己特色的指挥艺术风格,这应该是合唱指挥者毕生的追求。
拓展:
一、合唱指挥的意义
指挥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之一;是合唱艺术实践的实施者;是创造、演绎合唱艺术的灵魂。那种由指挥排好合唱,演出时领导上台胡乱比划的奇怪现象,是愚昧的,是对合唱艺术的践踏,已经成为历史。 德国指挥教授彼得说过被全世界指挥公认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水平低的合唱团,只有水平低的合唱指挥。”由此可见,指挥在合唱团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指挥者是对合唱艺术关注最多的人,他用毕生精力学习、实践合唱指挥艺术,有责任把合唱艺术的知识传播给喜欢它的人们;更要积极努力地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合唱团,并带领合唱团把古今中外的优秀合唱作品演绎出来,把合唱艺术带给大众。合唱艺术的创造者们要在不断的探索中,精益求精,让合唱艺术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指挥在合唱艺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合唱指挥的品德与修养
一个优秀的,受人尊敬的合唱指挥,首先应具备优秀的个人品质,极好的思想修养和超群的人格魅力。他应真正热爱指挥艺术,而不是把指挥当作实现个人名利欲望的阶梯。
好的指挥,应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广博的音乐知识、充沛的精力、非凡的感召力,待人真诚、友善,有与大家和睦相处的合作精神。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合唱团的灵魂。合唱指挥要尊重合唱团员,把他们视为共同创造合唱艺术的同事、伙伴和朋友;要对合唱团怀有最淳朴、诚挚的爱和敬意;要经常对合唱团付出的辛勤劳动、艺术的进步予以肯定和鼓励。
做为一个好的合唱指挥,从不放过亲自到合唱团里唱合唱的机会。能经常在合唱团里,进行创造和谐声音的实践,是成为优秀合唱指挥的最佳途径。这与从未演唱过合唱的合唱指挥,有着天壤之别。好的指挥必须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宽阔的胸怀,善于听取大家意见和对合唱艺术的不同见解;要有忘我的工作精神、战胜自我的勇气和坚强的信念。完美的合唱艺术效果,取决于合唱指挥和合唱团员的认真程度和坚定的意志;而指挥的信心,只能建立在他对合唱知识、合唱指挥技艺扎扎实实掌握的基础上。寄希望于耍小聪明,侥幸成功的人,是永远都不能成为好合唱指挥的。指挥应有:很好的品质和性格,健康的心理状态。
不守信用、不以身作则、不严格要求、自由散漫、不求甚解、心胸狭窄、优柔寡断、孤僻冷漠、结怨记仇、傲慢暴躁、任性虚荣、搞小团体的人,即使他的指挥技艺很高,也永远不能成为优秀的合唱指挥。合唱指挥在排练时,要严格而不能严厉,指责或出言不逊是极不可取的。合唱指挥一定要做到两点:第一,对合唱团的成长进步能够耐心等待,切忌急功近利;第二,以自己出色的工作,带领合唱团不断进步、提高。一个卓越指挥的背后,都有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和一部天才加勤奋的奋斗史。
三、合唱指挥的天赋才能
指挥家鲍克纳曾经说过:“有那么一天,当你踏上了指挥台,就能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应付一切,这便证明了你天生具备了指挥能力。但若无法胜任,那就注定了一辈子都学不会。”指挥者除了具有深厚的学识、掌握各项指挥的技能外,还必须具有先天赋予的才气。所谓天赋的能力,是指不需专门练习,就已具备的能力,并非后天的学习可以完全得到的。没有天赋才能者,在学习指挥方面将受到一定限制;学到某一阶段,再提高就困难了。因此,指挥者所需具备的先天才能是很重要的。
合唱指挥所具备的天赋才能大至包括:
1、良好而敏锐的听觉
所谓听觉,是指对乐音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的听辨能力。一个指挥者只有具备听辨音的高低是否准确,音的长短有无瑕疵等,才能胜任指挥工作。
2、超常的暗示能力
所谓暗示能力,就是不用语言、声音,而用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意志的能力。在演唱中,指挥者必须用无声的语言与演唱者交流,以引领合唱团的演唱。指挥者如无强而有力的暗示能力,合唱团则无法明确理解他的意图,也就不可能有杰出的演出表现,甚至无法正常演绎合唱作品,他就无法胜任指挥工作。优秀的指挥,对于合唱作品速度的转换、呼吸的深浅、声部的进出及作曲家所要求的表情记号、合唱作品的内在情感等等,都可轻而易举地暗示出来。
3、领导及组织能力
所谓领导、组织能力,是指对合唱团的驾驭能力。指挥者必须具有领袖的个性,要善于领导合唱团进行艺术活动,并和大家相处融洽,才能获得合唱团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成为创造合唱艺术的灵魂。合唱团平时的训练单调而枯燥,指挥者要以非凡的组织能力、杰出的工作保持合唱团员的兴趣,带领合唱团不断提高。面对由几十个个性不同的人组成的合唱团,指挥者应如何驾驭,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4、极强的自制能力
面对成百上千的听众,指挥者必须具备稳如泰山的气质,临危不惧的自制力。每次演唱时,都难免有些瑕疵。当合唱团的演唱偶有错误时,指挥者必须从容不迫地继续指挥演出。如果指挥稍有慌乱,必将影响合唱团员的演唱自信,从而导致演唱的混乱,以至演出失常。
5、非凡的感染力
指挥者将自己对合唱艺术的深刻理解化为一种力量,来牵动合唱团和听众的心灵,使之融入合唱作品的情感中,并为之感动和震撼,这需要指挥者具有非凡的感染力。这种能力绝非后天培养可轻易获得的。
6、精确的记忆力
超强而精确的记忆力,也是指挥者必备的先天条件之一。不具备这种能力,也就不能把纷繁复杂的合唱声部旋律、和声织体、节奏特点、声部进出、速度力度、情感的抑扬、歌词的意义、伴奏与合唱的关系、领唱与合唱的关系等等,准确地熟记于心。指挥者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自如地演绎合唱作品。先天具有的记忆能力加上后天的培养训练,可使指挥者达到很高的境地。
7、高度的音乐鉴赏力
作曲家的作品,不能像绘画、文学、舞蹈等艺术一样,具体而直接的呈现在欣赏者眼前。它必须通过演唱、演奏者来发表。尤其合唱作品,它是要靠指挥者和合唱团的共同努力,创造出符合作曲家创作意图的音响来,并担负着介绍作品的工作。因此,指挥者是合唱作品的诠释者,他主宰着作品的命运,能赋予原作品以新的生命;反之,也能使作品失去光彩。诸如:合唱的音响效果、速度的快慢、情感的表现等,全靠指挥者卓越而深刻的音乐鉴赏能力、合唱艺术的创造能力,才能使合唱作品大放异彩。
8、纯洁而丰富的情感
合唱艺术的精华是合唱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指挥者具有孩子般纯洁而丰富的情感,才能自然、客观而富于感情地创造合唱作品。只有指挥者被合唱作品的情感深深地感动,他才能诠释出感动听众,富有情感的合唱音响。这种情感并非经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完全获得。
9、敏锐的节奏感
节奏感是指挥者最基本而重要的先天条件之一。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音乐节奏、旋律、和声的三大要素中,节奏是最重要的,它是最原始的音乐素材,可以离开旋律独立存在。对节奏的感觉可由后天训练获得,但天生节奏感较差的人,训练起来非常困难,不易成为优秀指挥者。
10、极大的耐心
一次成功的演出,是经过无数次的改正错误得来的。若指挥者没有极大的耐心,训练中必然心浮气燥,难免对团员出言不逊,而这样的结果也必然伤及团员的自尊心,影响合唱团员对合唱的兴趣。所以,指挥者面对困难仍需有极大的耐心,去慢慢寻找发生错误的原因,并拿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指挥者必须具有平和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及持久的耐心,才能使合唱团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不断成长、进步。
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则必不可少,只有具备天赋,后天又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不懈追求者,才有希望成为成功的合唱指挥。
四、合唱指挥的后天修养
Eberhard Schwicherath是对德国合唱教育有很大贡献的指挥家。他说:“每一位指挥家必须是一位好的音乐家,好的歌唱家,而且是一位好的语言学家。”可见,合唱指挥者后天要学的东西很多。
※ 本站内容无隐藏免费浏览,付费只提供可见文章复制和下载,请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