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技巧「」
下面是工作范文吧小编收集整理的合唱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合唱技巧「精选」
下面是介绍,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合唱是一门专业性较高的音乐群体艺术,合唱教学进入课堂对当今音 乐 老师的音乐技能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由于师资配备和学生整体音乐素质有限等原因,合唱的班级教学实施几乎是不可能的,合唱教学也只能在某些专业团体或少年宫进行。而今,合唱教学内容早已走入中小学音乐教材。小学三年级第七单元《美丽的黄昏》一课,就以轮唱开始了合唱教学的第一步。普及性的多声部合唱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当今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科学训练发声,提高歌唱技能。
科学的声乐基础是多声部的合唱教学的第一步,扎实的声乐功底是进行合唱的先决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认识、倾听、对比、体验、调整,找到一种科学、协调的歌唱方法是合唱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提高自身声乐基本功,为教学提供足够的技能储备。教师要有“吃透”歌唱方法的决心和毅力,这是教好声乐的先决条件。每隔一段时间可以找 权威的 老师上几节声乐课;可以购买黎信昌、周晓燕等国家一级声乐教师的教学碟反复观看、琢摩;还可以阅读上海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专家彭莉佳的《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和著名的童声训练专 家杨鸿年 教授的《童声合唱训练学》等书。从发声器官的构造到口鼻咽腔的打开状态的部位训练,从横隔肌等器官的主动配合到各部位的放松协调,一步步扎实、科学地自我训练。这些学习方法灵活多样,持续时间伴随整个教学过程,自我提升的效果显著。
(二)、科学推进训练程序,调整积极放松的歌唱状态。唱歌的过程实际就是一种全身器官的协调过程。任何一种单一、枯燥的技能训练都可能导致身体某些部位的紧张,很难使学生获得通畅和舒服的歌唱状态。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放松身体器官轻声或弱声歌唱,使学生从过度使用真声而导致压喉、紧张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著名的童声训练专 家杨鸿年 教授曾在《童声合唱训练学》一书中提到:“弱声唱法可以避免由于气息过多地冲击声带而带来的损伤,克服低音区位置垮下来的毛病”,培养“内在听觉”;大声歌唱 “内耳震动强烈,听不到自己最真实的歌唱”,会“产生多余的用力,高音反而上不去”。其次,我们应训练学生如何在放松积极的状态下依次进行开牙关、找高位、顺气息等方法;最后在实践学习中不断进行各方面的协调,歌唱器官从最初的'“打开状态下主动放松”逐步过渡到后来的“放松状态下自如地打开”。
(三)、反复强化发声技巧,确保状态的稳定。声乐学习的本身是一种复杂、曲折、反复、漫长的过程,需要指导者不断的指正和强化,才能最终形成自己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当学生掌握了一些初步的发声方法后,总会出现反复或回到起点的情况,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关键就看老师能否及时找准问题并帮助他们重新调整出正确的状态。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歌唱状态的问题,并能马上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对之进行适当调整,将学生从错误的的声音概念中“扭转”过来,是音 乐 老师的一项重要机智与能力。对于学生的错误歌唱方法,如果处理不及时,声乐学习就很容易事倍功半,停步不前。反之,如果反复得到正确方法的引导和强化,学生就会心中有数,从而拥有稳定的歌唱状态。
在班级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个学生声音的要求应特别“严格”,要经常走到学生当中细心聆听每个学生的声音状态。有时可以摸一摸他(她)的横隔肌是否用上了力,或者让他们用手放到老师的腰上感受气息方法;有时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声音不对或突出,立刻眼神暗示或甚至进行现场指导。周而复始,学生受到个别指导的机会增加,歌唱声音中别扭、不正确的状态逐渐被科学、和谐的状态所代替。
二、营造多声部氛围,建立声部层次感。
多声部合唱教学中另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声部层次感,才能在合唱中坚定自己的声部立场。 在合唱教学中,学生进行单声部歌唱,音准、节奏可能还不是问题,可一旦需要多声部合成,就“迷失”方向了。因为,班级教学中各声部人数的较少,声部层次独立能力强的学生人数也相对少,会使更多的学生歌唱时随波逐流,信心减少,甚至失去“主见”。于是,本就人数很少的各声部,由于缺少了富有主见和领导能力的声部“领头羊”,显得无所适从。
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欧美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中,接受多声部音乐熏陶的环境和条件非常充足——周末做礼拜时,教堂合唱的耳濡目染;合唱节、音乐节等盛会的举行,给予了鉴赏机会;学习乐器的孩子几乎占到他们学生群体的全部,乐曲演奏将会频繁的接触多声部乐曲。而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没有这些机会的。因此,多声部音乐氛围的营造,主要靠我们老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
实践证明:营造多声部氛围,训练学生对多声部音乐敏锐的听觉能力,能有效促进他们建立声部层次感。我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如下几个办法:
(一)、在欣赏中营造多声部氛围,培养学生多层次的“立体”听觉习惯。敏锐的听觉是唱好合唱的前提。多声部合唱时,“耳朵”比“嘴巴”更有用,“耳朵”就是自己歌唱的“向导”。例如,在第一遍欣赏无伴奏合唱《回声》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感知两个合唱组(人声演唱组和回声演唱组)的音色与力度的层次对比。复听时,让学生主动选择性的倾听主旋律以外的其他声部的音乐,有意识将主要合唱组的多声部按层次“剥离”开来,达到能哼唱主旋律声部以外的部分乐句旋律,哪怕能听到一句也应当予以极大的鼓励。我们还可以在音乐室的电脑里收集了很多的国内外有名的童声合唱团演唱的曲目,在音乐课堂上适时放一两首给他们听听,慢慢培养学生他们的和声层次感。
(二)、在发声练习时营造多声部氛围,在课堂中适当加入和声视唱练耳训练。对于和声音程视唱,我在课堂上具体做法是:将三度音程与和弦引入到课前发声练习。唱之前先让学生听辩和声音程,跟着琴声找准并默唱自己的声部;然后,控制着声音,轻轻地边听边唱和声;最后,具备感知自己的声部线条的能力后,自主地进行二、三部合唱。从小学中低段开始,这样的练习我通常会在每节课的开始时利用2-3分钟时间进行训练。学生的听觉逐渐敏锐,音高、节奏的把握能力就会悄然提升。
(三)、在器乐教学中营造多声部氛围,借助器乐的独特功效实施合奏与合唱教学。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价格便宜、轻巧便于携带的乐器进入我们的音乐课堂,如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小乐器都是很好的选择。我们知道,只要掌握恰当的乐器演奏技能,乐器发出的音高就是固定准确的。当学生完全掌握了自己声部的演奏时,合奏的效果就会很稳定。例如,在合唱歌曲《晚风》一颗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首先完成二声部的合奏,让他们一边倾听一边演奏,最后进行合唱,结果声音很美。原来,长时间的置身于多声部的合奏氛围中,学生的的耳朵里输入和声的信息,声部的层次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总之,营造多声部氛围对于多声部的合唱教学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而这种氛围营造必须是习惯性和持久性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多声部音乐的感知、鉴赏与表现力。
三、调控音响平衡,实现声部均衡。
声部的均衡调节是我们多声部合唱训练必须遭遇的难题。合唱时顾此失彼,声部不平衡不和谐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音 乐 老师重点作好以下四个方面,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一)、化“个性”塑“共性”,确保音色均衡。独唱与合唱都要讲究科学的发声方法,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注重个体声音个性的自由表达,后者需要统一群体的音色来表达。在多声部合唱中,必须保证各声部音色的统一和稳定。对于没有学过声乐如同一张“白纸”的学生来说,我们的训练从“零”开始,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他们的声音一旦统一起来,声部合成往往比较融合。但是,对于那些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独唱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合唱的群体中必须要经过一段“过渡期”,才能逐渐融入合唱环境。老师要求合唱时轻声歌唱,追求声音的和谐统一,但他们表现欲很强,喜欢放声歌唱表现自我,觉得轻声歌唱“不过瘾”,有的甚至干脆不唱,造成了声部的不均衡。针对这种情况,老师适时的告诉他们,合唱与独唱的区别,每个人必须适当控制着把自己的声音“隐藏”在大家的声音里,才能最后获得美妙、和谐的声音。渐渐地,他们就会收敛声音的“个性”,心领神会地融入群体的声音之中。
(二)、 分声部落实学习质量,确保声部实力相当。合唱时各声部的音准、节奏、音色等质量是否相当,直接影响到合唱的效果。因此,分声部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老师必须在分声部训练时放慢节奏,从细节着手落实声部学习质量,然后让学生在背住自己旋律的基础上合唱旋律,最后再进行歌词的合唱。为了提高效率,各声部可以选举“声部长”分别同时带领各自声部进行独立学习。在班级合唱教学中实施“声部长负责制”教学法具备提供较有利的教学条件。第一,由于班级人数较少,声部长的管理压力相对较小,有效发挥了声部骨干分子的积极作用;第二,各声部人数较少,在教室里活动的空间充足,相互干扰小;第三,为教师分组进行针对性指导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三)、横向“扶持”纵向“扶正”,处理合唱织体平衡。多声部合唱织体中,主旋律起主导作用,一般情况下,主旋律声部会唱得很自信,其它声部会为了争取“主动权”而“奋起抗争”,造成的情况可想而知。多声部合唱作品的音乐织体本身就是纵、横线条的交织,因此,处理多声部合唱的织体平衡就离不开纵、横两方面的音准问题。通常我们可以让各声部学生横向倾听着自己声部,同时纵向倾听其它声部的声音轻声歌唱。为了更好的“扶持”弱势声部,老师可以通过指挥手势或表情暗示帮助他们找到方向,有时甚至加入其中“帮腔”。当弱势声部“成长壮大”了,其它声部也会因为他们的崛起而不知所措,老师要适时提醒谁是“红花”,谁是“绿叶”,告诫他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声部方向,“扶正”他们的立场。
(四)、全面了解学生,均衡声部人员配置。在分声部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同异质学生要均衡分布,不能将“精兵强将”集中在某一声部,造成声部实力的不均。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人员随机进行适当调整,逐步形成较为均衡的固定人员配置。
训练科学的发声方法、建立和声的层次感、调控音响均衡是进行多声部合唱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班级合唱教学更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定要认真、细致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落实这些环节,让每一个学生个体在练习中实实在在得到提高,才能切实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班级合唱教学。同时,音 乐 老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合唱指挥、音乐作品创造性处理等专业技能和音乐学科教育教学能力,让自己的合唱教学水平达到更高、更深远的境界!
※ 本站内容无隐藏免费浏览,付费只提供可见文章复制和下载,请须知!※